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关爱特殊儿童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设计艺术学院赴特殊教育学校手工美育主题实践队于2025年8月26日带着对特殊儿童的关怀与传承红色精神的热忱,前往成都市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为期五天的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以“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为核心目标,结合水彩笔绘画与漆扇制作两大手工课程,为特殊儿童带去了一场充满创意与温情的艺术盛宴。
艺韵启心扉 智慧绘新篇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在认知和身体机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艺术的感染力却能帮助他们突破自我,感受生活的美好。为此,设计艺术学院的志愿者团队主动联系了成都市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结合该校的需求精心策划了此次手工美育实践活动。通过绘画、漆扇等多样化的手工课程,志愿者们希望能够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社交能力。
图一:合照
艺绘点亮心灵窗 巧手开启梦想门
在水彩笔绘画课程中,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从简单的线条开始练习。“一开始很多孩子不敢握笔,怕弄脏纸张。”一位志愿者分享道,“但当我们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专注与自信,画出了充满童趣的小动物,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还帮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我表达的乐趣。
漆扇课程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志愿者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漆扇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并通过示范引导他们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漆扇作品。从简单的水彩笔绘画到复杂的上色与装饰,孩子们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图二: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团队在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收集了大量绘画工具和漆扇材料,并特别挑选了适合特殊儿童使用的安全、便捷的手工工具,如儿童专用马克笔、无害安全颜料等。
“我们学院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大家平时也经常进行创作练习。”一位志愿者补充道,“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次资源共享的机会。”此外,志愿者团队还与学校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了活动方案。确保课堂内容都能贴合不同孩子的实际情况。

图三:志愿者参观学校进行方案讨论
图四: 志愿者与老师共同帮助指导孩子
系统课程启潜能 艺术实践润童心
此次手工美育实践活动不仅为特殊儿童带去了丰富的艺术体验,也希望通过课程的系统性安排,帮助他们在动手能力、兴趣培养等方面取得进步。更重要的是,活动还希望能够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在与志愿者和其他同学的合作中学会表达自己。

图五: 志愿者合照

图六:志愿者与指导老师合照
本次三下乡活动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通过水彩笔绘画和漆扇制作等课程,他们帮助特殊儿童在艺术的世界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未来,团队还计划将这些教学经验推广到更多学校和社会机构,让更多人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并参与到关爱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事业中来。
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成长,孩子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图七:表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