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设计之美

“寻迹崇州,设计新生” —设计艺术学院数媒2023-2班暑期艺术实践活动顺利完成

2025-09-28   点击:[]

夏意初浓,绿荫如织。2025年6月27日至30日,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2班30名学生在专业教师吴永萌带领下,赴崇州开展为期四天三夜的艺术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崇州在地文化的创新设计”为主题,同学们走出课堂,深入古镇古寺,触摸历史文脉,体验非遗技艺,以专业之眼捕捉传统之美,以设计思维探索文化焕新路径。

永陵元通:凝固时光的建筑诗篇

首日,师生团队抵达被誉为“川西最后清代建筑群活化石”的元通古镇。广东会馆中精美的灰塑浮雕,无声诉说着清代粤商汇聚的繁华往事;黄家大院三进四合院的恢宏格局与别具特色的双层绣楼,展现出川西民居的匠心独运;而哥特式尖顶与川西青砖共融的天主教堂,更成为中西文化对话的生动见证。同学们穿行于古朴街巷,通过写生、摄影与触摸,深入理解清代建筑群的空间语言与文化肌理,收集了大量一手视觉资料。


街子古镇:雕刻岁月的信仰艺术

次日,团队走访蕴含千年历史的街子古镇。明代遗存的木雕与灰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从佛像衣纹的流畅刻画到梁枋彩画的繁复精美,每一处细节皆传递出传统艺术的庄严与智慧。师生就宗教建筑的视觉符号与文化隐喻展开现场教学与讨论,深化对传统装饰艺术表现力与象征系统的认知。

匠心传承:指尖重塑灰塑非遗

第三日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的实践体验。在传承人指导下,学生亲自体验源于唐宋、盛于明清的灰塑制作。大家沉浸于材料与手感的交融之中,理解灰塑在川西传统建筑中的审美功能与文化意义。这场与泥土对话的实践,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传统工艺的认知,也唤起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禅意竹韵:传统与现代的设计共鸣

团队此行最后一站抵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的发源地——竹艺村。在这里,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深度融合,曾亮相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竹里”建筑,以及竹编非遗馆内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生动呈现了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的创新范式。师生通过实地调研,切身感受到竹编艺术通过设计转化所迸发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理解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现实意义。

本次实践不仅是专业教学的延伸,更是一场深度的文化感知与创意之旅。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采集素材、激发灵感,提升了文化理解力与设计创新力。此次活动将催生更多兼具文化深度与创新力量的作品,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的青年视角。



上一条:为未来导航 为梦想赋能|设计艺术学院“扬华设计·启航未来”助力学子前行
下一条: 【学生深造指导和就业指导】“培养一个有故事的人”——设计艺术学院就业指导主题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