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设计艺术学院2023级环境设计1班全体同学在学院副院长舒波教授和本科教学主管王玮副教授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成都规划馆与兴隆湖开展了“走读城市设计,感悟生态美学”班级研学活动。从规划馆中解码城市设计,到兴隆湖畔调研生态艺术,同学们以小组协作寻求专业灵感,在互学互鉴中深化专业认知,让欢声笑语与团队默契浸润春日研学路。
上午,同学们走进成都规划馆,在讲解员专业而生动的解读中开启认知之旅。当沙盘灯光随讲解节奏逐一亮起,千年成都的营城智慧被细致梳理:从古蜀都邑的“因势筑城”到现代“公园城市”的生态哲学,从蛛网密布的地铁线路到环城绿道的生态工程,讲解员鲜活地串联起城市设计的时空脉络。同学们或围绕沙盘提问,或驻足仔细观察,或认真聆听讲解,在沉浸式导览中将书本理论化作可触摸的城市叙事,感受到成都的蓬勃活力,也对城市设计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感悟。


午后暖阳中,环艺1班学子以"自由探索+团队共创"模式走进兴隆湖生态空间,湖畔跃动起青春的协作能量。同学们沿湖漫步开展调研,观察着湿地植被与驳岸设计,用相片记录下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并三五成群地探讨着滨水空间设计、“人城境业”和谐共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等话题,原本抽象的理论在集体智慧碰撞中愈发清晰,而悄然生长的团队默契更让这场行走的课堂成为凝聚班级的情感纽带。当夕阳将湖面染成金色,镜头里并肩而立的身影与波光相映,定格下专业知识与同窗情谊共融的鲜活注脚。

活动最后,班长侯宇涵表示:“环艺设计离不开对城市和人文的理解,希望未来我们能将所学融入实践,为城市建设贡献创意。” 这场行走的课堂,最终沉淀为专业认知与情感共鸣的双重馈赠。同学们表示,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创作,以实践激活班级动能,用设计语言绘就更温暖的城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