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非遗+党建”的特色育人模式,4月24日,设计艺术学院本科联合党支部成功开展“非遗技艺敬英烈,匠心锤炼好作风”党支部特色活动。此次活动将党建理论教育与非遗烧箔技艺传承深度融合,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活力。
上午10时,活动在X8535正式拉开帷幕。党支部书记苏星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以及“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随后,围绕“敬英烈”“好作风”“红色文化”主题,学生党员以“设计-烙刻-贴箔-扫金”传统技法创作非遗烧箔画作品,通过技艺切磋与严谨创作锤炼党性修养。用笔勾勒革命英烈形象时,青年们在方寸之间感悟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节,深刻体悟到非遗技艺承载的精神密码,既要以匠心守护文化遗产,更需用创新思维激活红色基因,让传统工艺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光芒。

下午2时,党员代表赴成都市马鞍山烈士纪念园举行“非遗烧箔画敬献仪式”。纪念园内安葬着解放大西南战役中英勇牺牲的41名烈士,党员们通过观看历史解读、研读图文资料,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与人民幸福做出的巨大牺牲。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区,学生党员将亲手制作的烧箔画作品敬献于纪念碑前,借助“贴箔扫金”传统工艺的永恒质感,具象化传递英烈精神的不朽光辉。当指尖抚过鎏金碑文,英烈精神如同永不褪色的金箔,在青年党员的血脉中激荡起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这既是革命薪火的传承仪式,更是新时代使命的接续宣言。



此次“非遗技艺敬英烈,匠心锤炼好作风”活动成功探索了“非遗+党建”的三维育人模式。通过沉浸式非遗创作、具象化红色表达、仪式化精神传承,既激活了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又培育了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更淬炼了务实担当的先锋意识。全体党员纷纷表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人民幸福添砖加瓦,让革命精神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中迸发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书写新时代的精神篇章。